公布欄
目前分類:錄音‧工作室筆記 (9)
- Mar 05 Thu 2009 09:48
03/06[Koumis@女巫店]籌備專輯前的最後一場演出
- Jan 16 Fri 2009 17:51
[koumis] 關於表演…
- Dec 29 Mon 2008 14:49
這幾天(過期日記)
這篇日記是紀錄今年八月底左右的情況,不知為何我沒有PO上來,現在回頭看看也不知道要怎麼辦...,所以就還是以日記的形式把當時紀錄心情的文字原封不動的丟上來了。
- Apr 18 Fri 2008 12:52
【影片】Melodyne:Direct Note Access
- Jul 03 Tue 2007 11:01
最近新添購器材
最近買了些器材,用來補強錄音的品質,以及加快工作效率。
又亂花錢了...。
1. Violet-Design THE Junior
這是一支中型振膜的電容式麥克風,造型古典,做工良好。
當初要購買時,曾拿它與價位相近的Studio Projects TB1作比較,比較的結果,THE Junior聲音的質地緊實,人聲錄來通透、而且還擁有一種較「高級」的細膩質感;而TB1是真空管MIC,也是SP產品價位最高的一支,但是聲音比起THE Junior明顯鬆散許多,雖然振膜較大,但並沒有更佳清晰,彷彿像是卡了一層霧一般的朦朧。
由於THE Junior的振膜不算大,所以在一般沒有隔音的環境中使用也不會有太大的環境聲干擾的問題。
2. RME Suzy
這個小盒子擁有多個不同規格輸入輸出的接孔,還有bypass、mute、mono、volume四個功能可供切換。
對我來說,我把他當作是喇叭電路的保護器,在開關電腦時防止電源雜訊進入監聽系統。
3. HPA6 - 6 Channel Headphone Amp

六個軌道的耳機分配器對我來說其實有點多,不過在這個價位的產品中我實在也找不到更好的推動耳機的其他選擇了。
對於擁有兩對以上耳機的人,每對耳機的輸出阻抗不同,造成每對耳機音量大小差異頗大,這時候多軌道的Headphone Amp就可以派上用場,讓你能夠分別調整每對耳機到適當的音量。
4. Frontier Design AlphaTrack
這個單軌Mixing Control是個很有趣的玩意兒,比起一些大型的Control比方說Mackie Control Universal Pro實在是小巧的很,不過該有的功能通通不少,軌道間的切換也很快速方便,能夠讓我有效率的縮短混因的時間,不用再用滑鼠慢慢拉了。
不過還是有幾個小缺點,第一個是他的fader是用皮帶傳動,靈敏度不像電磁式的那般敏銳。第二個是他的fader造型實在有點醜...。
- Mar 29 Thu 2007 14:57
新玩具入手 - ROLAND PCR M-80
- Sep 07 Thu 2006 14:04
AC FREEZER 7 PRO 風扇隨便測試
在看了網友的評價與推薦之後,我買了 ARCTIC COOLING FREEZER 7 PRO 這顆風扇作為我消除噪音工程的第一步。
- Jul 06 Thu 2006 14:31
在nuendo中使用MelodyneBridge
步驟:
1. 開啟nuendo,包含vocal資料的專案內容。
2. 選取該vocal軌道,開啟設定畫面,在效果器的第一個欄位中放置MelodyneBridge,之後打開MelodyneBridge設定畫面。
3. 開啟Melodyne主畫面,偵測到nuendo時程式會詢問要用何種方式連接Melodyne,選擇使用MelodyneBridge。
4. 在Melodyne開新檔案,預設畫面會有八個軌道,此時注意,請將Melodyne存檔至nuendo的project folder之中。
5. 回到nuendo,現在應該可以看到MelodyneBridge出現八個軌道的名稱,將Track 1 勾選起來。這個部分需注意因為第2 點之中MelodyneBridge放在第一個欄位,若是第二個欄位就是對應Track 2,以此類推。
6. 回到nuendo,將MelodyneBridge中的Mode設成Record,如此一來播放該vocal軌道時,Melodyne將同步錄製vocal軌資料。(當停止播放時,MelodyneBridge中的Mode將會自動跳回Playback。)
※ 以下為Melodyne Version 3.0之後的作法
同樣的,在效果器的第一個欄位中放置MelodyneBridge,之後打開MelodyneBridge設定畫面,之後程式會自動偵測、並開啟Melodyne。
之後需要選擇Melodyne的工作檔案要存至何處。
- Jun 27 Tue 2006 11:35
工作室重新整理及新購錄音設備
最近真的忙到不行,因為轉換電腦系統的關係一直在調整測試,忙到連墾丁的照片都還沒整理...,更不用說更新網誌了。至於MSN,因為公司不希望我們上,所以今後白天應該看不到我一直掛在線上了,如果有的話,記得低調的跟我聊兩句吧。
剛剛說到換電腦,沒錯。兩週前終於無法忍受龜速的電腦,牙一咬心一橫花了摳摳添購了家中工作室的器材,要命的是,這本來並不在我今年的wish list之中啊...。
這次的設備升級完全在驚濤駭浪中度過,因為本人很天兵的在
【接到CASE】→【被退件修改】→【居然在這個時候更新設備?!】→【丟下所有雜事去墾丁玩三天】→【二次退件再重做(淚)】→【做不完還跑去看麥斯米蘭演唱會(累)】→【又被退件三度修改(...)】→【在轉換系統地獄口吐白沫】的無窮漩渦中打轉...。
突如其來的狀況滿天飛、還有一堆活動跟行程趕趕趕,幸好把自己惡搞到忙翻天之後,一切總算在有驚無險中度過了。在工作中轉換系統真是一件很找死的事,頭髮白了好多根、眼圈也黑到不行,各位同好要引以為戒啊...(嘆)。
接下來是一些關於錄音設備的與程式的文章,主要是供我自己紀錄之用,若對這方面沒有興趣者請自行跳過。
◎ 新成員加入
舊有電腦: CPU:Intel P4 1.8G 主機板:Gigabyte GA-8IEXP RAM:1G DDR / 133 *2 錄音卡:ESI 192M |
新購電腦及設備: CPU:Intel 940 3.2G 主機板:Gigabyte GA-8I945GME RAM:1G DDR2 / 667 *2 硬碟:WD250G SATA2 16M 企業級 錄音卡:RME HDSP9632 麥克風前極:Joemeek 3Q |
一組MIDI I/O
一組類比 Input
一組類比 Output
一組光纖 I/O(可切換S/PDIF與ADAT)
一組同軸 S/PDIF I/O
一組獨立立體 聲耳機輸出
官方介紹:
新一代的24bit / 192kHz數位類比轉換技術
高達110dB的訊噪比
TotalMix
SteadyClock
之所以會這樣搭配,主要是看上RME的音質表現以及低Latency的技術,沒有前極的HDSP9632,搭配上Joemeek 3Q算是妥協於預算之中的較好選擇,此外如果未來需要再升級設備,各個環節可以單獨處理也比All in One的錄音卡型號靈活許多。
因為HDSP9632只有一組類比輸入,所以需要Line in的部分通通都接到ALESIS MultiMix 6FX上,麥克風也是3Q→6FX→HDSP9632。照理說若要配唱3Q直接進HDSP9632會是比較好的選擇,現在的接法只是基於方便,日後有機會 測試的時候再來調整。
◎ 組合雙電腦工作站
新電腦用RME HDSP9632;舊電腦沿用原本的ESI 192M,這樣的原理,其實可以把舊電腦看成是一台音源器的概念來使用。
◎ 使用MIDIoverLan

本來應該是這樣的。
結果一到我的電腦裡,就硬生生的給我傳不過去,一開始發現電腦名稱設定錯誤( MidiOut 的 Target 要填入舊電腦、MidiIn 的 Source 要填入新電腦),但是更改後依舊沒有改善。後來我索性將電腦名稱全部刪掉,讓電腦自動偵測,結果重開機後居然就正常了...,這意思應該算是我太雞婆吧。
◎ VSTi管理平台 - Chainer
到這邊就大致完成了我的設定,要謝謝MIDIMALL的方寶明大哥、MM Forum硬體版版主sojiro,以及小龍老師的技術支援。
相關連結
MM Forum RME Multiface 心得分享 by sojiro
MM Forum MIDIoverLAN + 試用心得 by kunsin
MUSICLAB - MIDIoverLan CP
XLUTOP - Chain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