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
「只有失去後才會知道他對你有多重要。」人性總是如此。而對於班傑明更殘酷的,是他必須在人生最幸福的時刻,離開他的摯愛。

※ 相愛的時機很重要,即便有時候幸福並不代表永恆。
"We're meant to lose the people we love, how else would we know how important they are to us."
「只有失去後才會知道他對你有多重要。」人性總是如此。而對於班傑明更殘酷的,是他必須在人生最幸福的時刻,離開他的摯愛。

※ 相愛的時機很重要,即便有時候幸福並不代表永恆。


我將狗年的第一部電影,獻給了這位華人武打巨星。
內文可能有透露劇情,但我看了一下又感覺還好...,總之怕被剝奪觀賞樂趣的朋友就先別看吧:D


一部童書改編的電影,劇情也很童話。
我不喜歡吃甜食,但還蠻喜歡巧克力可可豆的香氣,所以當巧克力河與瀑布映入眼簾時,口鼻之中彷彿都感受到「旺卡一流開心牛奶巧克力」的香濃。
劇情還真蠻適合闔家觀賞,家裡如果有小朋友的話又是可以機會教育一番。貪吃、任性、好強、賣弄小聰明的小朋友們一個個的被威利旺卡修理了一番(當然包括他們的父母),而當到了劇情的尾聲,這位製造巧克力的天才反倒成了被小男孩救贖的對象。
重拍電影能夠賦予新意,提姆波頓絕對功不可沒,整部戲表現的手法就是隨處可見的黑色幽默。變成藍梅滾走的小女孩、縮小後再被拉成「紙片人」的男孩,最無厘頭的就是那些跳出來唱歌跳舞的「奧柏倫柏人」,實在是十分搞笑(其實只有一位),雖然劇情簡單但還蠻值得一看。
沒錯,DVD真的是耶誕夜消磨時光的好朋友...。
※ 圖片網址

三個時空、三段故事、三種愛情,讓人有種前世今生糾葛的錯覺。
純情的戀愛夢、苦澀的自由夢、糜爛的青春夢,每個觀影者想必都會有自己心中屬意的最好時光。或許這也是侯導想要讓觀眾自己思考的部分,對我來說,撞球間裡的清純情愫,青樓女子的哀怨無奈雖然距離很遠,但卻比2005年的台北更能引起共鳴。身處在這樣快速又紊亂的現代世界中,是否有機會能找到那樣單純細膩的情感?
作為「對照組」,第三段發展出的氛圍的確是與前兩段大大不同。只是這參考歐陽靖故事寫成的青春夢,這裡面所包含的價值觀,又能夠有多大的代表性呢?或許充其量只能算是侯導演心中的一絲感慨吧,描述當代的面像,或許就像三小這篇文章所提到的:
...侯孝賢對體裁熟悉度隔有太多層時代代溝,即使是在描述自己生活的當代,卻錯失迥然不同他自身年少時的生命向度,因此焦點模糊、搔不到癢處,不似他熟悉的議題總可精準地抓出精髓,又言簡意賅地指引生命意義...
但話說回來,一定也會有人看完是抱著與我完全相反的感覺才是。總之無論抱著什麼樣子的心態來看,除去了劇情與對白,純粹欣賞三段故事裡的景色與人物造型,對像我這樣很少看國片的人來說也是非常賞心悅目的事情了。
延伸閱讀:
躡手躡腳穿越時光:《最好的時光》文╱葉郎
節奏與書寫 文╱Bluescreen
最好的時光 文╱三小
電影簡介

不錯看。
開頭就發現一件事,德思理一家人居然消失了?沒有在第四集裡湊上一腳害我突然有點想念他們...。
劇情支線比前三集多的多,導演在前半段拼命趕進度,許多小說裡的細節都來不及表示,不過我仍舊覺得是到目前為止最好看的一集。
這一集的重頭戲,大家都很期待的三巫鬥法大賽登場。波巴洞學院的女孩兒真會讓人眼睛一亮,儘管我覺得花兒‧戴樂古說漂亮其實也還好,但電影把小說裡她們歐洲貴族般的氣質拍的蠻好,看她們穿著制服在大廳飄來飄去那一幕真是令人賞心悅目的一件事啊...。*羞*
鄧不利多校長這個角色,自從第二集後李察哈里斯(Richard Harris)過世,換來Michael Gambon之後,我始終覺得他少了前兩集鄧不利多的那種沈穩與自信。第三集還好,到了第四集風格之變化真是讓我有點難以適應,與飛七的那兩個橋段讓校長幾乎變成了搞笑老頭子...。
不過,其實也不見得不好啦,現任校長的形象在我讀完第六集之後,反倒覺得他那時而嚴肅、時而神經質的特質是比較符合劇情角色的,雖然會感覺電影將鄧不利多的形象降格了不少,或許既定印象太重吧,還是見仁見智的問題。
《哈利波特:火盃的考驗》

故事描寫心理醫生大衛卡勒威(勞勃狄尼洛飾)在妻子自殺後帶著自我封閉女兒到鄉下開始新生活,但搬到新家的愛蜜莉(達可塔芬妮飾)卻開始了許多異常的行為,並且自稱認識了一位叫做「查理」的新朋友,而大衛在治療女兒的過程中,也逐漸引發了一連串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在他們父女倆身邊...
達珂塔芬妮真是天才又早熟啊...,變了褐髮的她跟在「他不笨,他是我爸爸」中那位金髮可愛的小女孩相比完全不同,在這部戲中顯得格外的陰沉。
在順著時間軸敘述的劇情之中,利用大衛的夢境一點一滴的揭露出一段不為人知的秘密,導演的手法雖然讓劇情在最後關頭急轉直下,不過因為類似的手法之前就有別人使用過,所以在看到三分之二的時候其實心裡就有猜測到「查理」的真實身份了。
片中主要場景全都圍繞著這對父女身上打轉,芳姬詹森與伊麗莎白蘇這兩位氣質女星的戲份有點少,而且,伊麗莎白所飾演的角色到後來居然就這樣死了,實在讓我有點錯愕。


一大早起了床,向公司請一天假,抽空去辦一些雜事。補繳罰單、補繳稅單、過敏的藥吃完了,又跑了一趟診所拿藥。
不知不覺,這樣竟也浪費了我半天時光。
為了不浪費這難得的浮生半日閒,約了女友到天母華納去看『王者天下』。禮拜一的下午場次觀眾少的可憐,進場時只有三三兩兩的幾個人,進去時算算人頭,不過十幾位吧。不過,還蠻喜歡這樣舒舒服服的看電影,只是卻是得請假才能換來這樣難得的清靜,果真是上班族的悲哀。
奧蘭多布魯蠻帥,演的也還不錯。在劇中,他的形象並不像是神鬼戰士裡的麥柯西穆(羅素克洛主演)或是特洛伊‧木馬屠城裡的阿基里斯(布萊德彼特主演)那樣的充滿陽剛之氣,而是帶點書生氣息(?)的感覺。整個故事也沒有太多衝鋒殺敵的場面,著墨較多的是他承襲了父親的理念成為一位「完美」的騎士,及憑著戰術的運用以寡擊眾的『鬥智』表現。稍微瘦弱的身形,反而更能表現出劇中因殺人而逃離家鄉的騎士後裔落寞的神情。
這樣的戰爭史詩片每每觀之都覺得震撼人心,氣勢磅礡。我想這點導演雷利史考特絕對是功不可沒。但是在劇情鋪陳的部分,或許是省略了一些細節未交代,反倒讓我覺得有些凌亂與不完整。就像電影開始時只知道主角是個鐵匠,卻不知道鐵匠的妻兒為何而死,然後過了不久主角與父親相認之後,鐵匠馬上就變成驍勇善戰的騎士,甚至到最後的高潮攻城戰,主角也是沒有人教就能夠知道如何運用科學的技術去設計大型投石機...。
舉凡此種種,在本片裡屢見不鮮。就像影評藍祖蔚先生所說的:『鐵匠只是開場白,只要有一天突然冒出來了個貴族老爸,他就可以成為騎士,就可以富貴逼人,戲劇化的轉變,對任何一個人都是嚴厲的挑戰,對演員而言更是角色人格的大躍進。可是我們看到的奧蘭多一直是個內斂的角色,似乎他不曾忘懷哀妻喪子之痛,面對著宗教、皇室和權柄,也沒有太多的熱情,更看不出他的理想和夢想。』藍祖蔚先生所說甚是,主角角色在劇中的幾次轉變,有些其實與整個故事息息相關,像本片情節一走到某處主角形象馬上就可以馬上轉變,情節的鋪陳上實略顯突兀,這對觀眾來說的確是有可能難以消化的。
延伸閱讀:
王者天下官方網頁
藍色電影夢 - 影評藍祖蔚先生的個人新聞台
生下來就擁有與眾不同天賦的約翰康斯坦汀(基努李維飾),能夠辨識藏身在人世間的混種天使和惡魔。擁有這樣的異能,使得他從小被當作精神病對待,為了逃避這無盡的折磨,於是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但是在他自殺失敗之後,卻成為一個無法上天堂,又不能下地獄的放逐者。在天堂與地獄之間,康斯坦汀藉著自己的超能力驅魔,希望有朝一日能得到往天堂之路的救贖。
主角設定有著灰暗、自我且自私的性格。之所以幫人們驅魔,都是為了一個自私的想法,減輕自己自殺的罪行,然後上天堂。這樣的一個角色的確符合這個世代所要的缺陷英雄,煙不離口、又習慣念著老掉牙的自我介紹開場白,更屌的是,因為抽煙,使得他已是肺癌末期的將死之人
。

整部片子充滿著一股濃濃的傳教意味。必須相信,才有上天堂的機會,而混種天使與惡魔遊走在人世間,說穿了,他們其實也是人;或者應該這樣說,天使與惡魔其實都存在在每個人的心中,這一點,倒是與佛教所說的『佛性就在我們心中』與有部分雷同之處。
導演法蘭斯羅倫斯之前是MV導演,這也是他首次執導大螢幕,片中的色調也有如MV一般。整體看來,整部電影在情節安排上並沒有讓人太過驚喜之處,看過後不易留下深刻的印象是他的缺點,結局也是,總是感覺可以再精采一些。
最後,最後一幕真是令人噴飯啊。
(笑)